我得到神奇宝贝了——宝可梦系列巡礼

2022-10-13

「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、縮めてポケモン…」

宝可梦其名

在知乎还是一个正常网站的时候(2014年8月29日),我回答了一个问题:《魔兽世界》和《精灵宝可梦》的游戏文化影响力哪个更强?,彼时宝可梦并不叫宝可梦,香港或者看过辽配动画的朋友叫它“宠物小精灵”,台湾或者看过台配的朋友叫它“神奇宝贝”,而游戏玩家则叫它“口袋妖怪”。

而在早些时候(2014年8月15日),一批热爱宝可梦的小伙伴们制作了一个专题页Pokémon 游戏中文化请愿书,并当面交予石原恒和(宝可梦公司社长)与增田顺一(初代宝可梦制作人)。

一年后(2015年7月10日),在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(CCG EXPO)上,“精灵宝可梦”被确定为大陆地区的官方中文名称。

2016年2月26日,在任天堂直面会上,官方首次宣布第七代游戏将包含繁简中文翻译版本,并且将使用“精灵宝可梦”做为中文统一译名。

2019年8月,宝可梦公司宣布自8月1日起,将官方名称进一步从“精灵宝可梦”简化为“宝可梦”,至此中文译名与 Pokémon 全球译名发音一致。

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品牌中文化的故事,而是一群从 97 版动画、宝可梦红绿盗版开始接触宝可梦,并一路生啃日语或英语过来的玩家们梦想成真的故事,是他们的热情换来了宝可梦日月中文版全球同步发售。再晚些时候, Switch 发售,中文玩家用热情和钱包投票,让任天堂游戏八国语言无中文成为了历史。

宝可梦 红/绿/蓝

Let's Go

妙蛙种子、妙蛙草、妙蛙花、小火龙、火恐龙、喷火龙、杰尼龟、卡咪龟、水箭龟、绿毛虫、铁甲蛹、巴大蝴、独角虫、铁壳昆、大针蜂、波波、比比鸟、比雕、小拉达、拉达、烈雀、大嘴雀、阿柏蛇、阿柏怪、皮卡丘……

即便不是宝可梦游戏玩家,相信写出宝可梦图鉴的前 25 个宝可梦也不是一件难事,这是游戏动画化的影响力;即便认不全这 25 个宝可梦,至少也能认出第 25 号那个黄色的电老鼠,这是品牌文化“出圈”的影响力。

平心而论,初代宝可梦放到今天来看,战斗系统尚且简陋,没有携带道具;没有生蛋,培育以打怪升级为主;可以说除了收集、交换,游戏乐趣已经不大,但其制造话题(造梗)的能力放到今天依然不容小觑。

游戏性与社交

“收集、交换、培育、对战”,这是任天堂总结宝可梦成功的四大要素。收集作为一项人类与生俱来的爱好(欲望)让游戏变得非常容易上手和理解目标,进而产生交换需求;交换作为收集的手段,也可以作为培育的基础;对战可以作为交换的手段,也可以满足胜负欲,进而产生培育需求;培育可以满足对战的需要(更强),也可以满足交换的需要(时间成本产生交换价值)。四大要素互相影响产生游戏乐趣,也催发传播效应。

时至今日,同时满足游戏乐趣(游戏性)和社交需要依旧是一款游戏持续大热的金科玉律。

元概念

多边兽是为了宝可梦研究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终于成功制造出人工的宝可梦。它是世界上第一只人工制造出来的宝可梦,只被编入了一些基本动作,没编程的动作就做不出来。它由大约20年前的科学力量创造出来的宝可梦,所以现在很多部分已经过时了。因为它能将身体化为数字数据,所以可以将全身转回程序数据并进入电子空间,有着能在电子空间自由移动的能力。

宝可梦游戏是通过编程实现的,游戏世界的宝可梦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;游戏中的宝可梦都是只能按照设计编程好的程序来行动;20年的游戏画面相较现在确实过时了;游戏里交换宝可梦的方式就是程序之间交换数据。

游戏图鉴里对多边兽的描述既是游戏世界对多边兽的描述,也是现实世界对多边兽的描述。发散一下,游戏的行为既是游戏世界的行为,也是现实世界的行为,某热点概念不过如此。

番外·关于 Game Boy

Game Boy 是任天堂初代掌机,发售于 1989 年,截止 2003 年 3 月 23 日停产后,全系列机种合计在全球累计销量为 1 亿 1869 万台。

俄罗斯方块机

Game Boy 发售后有两大爆发点,一个是 Game Boy Pocket 时期发售的初代宝可梦,另一个就是俄罗斯方块的发售;而这个组合就是直到今日依然能在市面上看到俄罗斯方块机的原型。

宝可梦 金/银

任天堂压缩黑科技

金银是宝可梦全系列唯一一作把前作地图完整纳入游戏内容的作品,这完全归功于当时还在 HAL 的任天堂前社长岩田聪编写的压缩算法,这大概就是任天堂压缩黑科技的由来。

培育系统成型

金银对系列后续作品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增加了宝可梦天气、道具携带、性别和生蛋系统,性别和生蛋系统完善了宝可梦培育方式,比起捕捉可以更方便地定向培育宝可梦,而天气和道具携带系统也为后续战斗完善做了铺垫。

番外·关于岩田聪

On my business card, I am a corporate president. In my mind, I am a game developer. But in my heart, I am a gamer.
在我的名片上,我一家企业的社长;在我的大脑中,我是一名游戏开发者;但在我的心里,我一个玩家。

岩田先生作为一名企业社长,和其他企业家最大的不同就如他在 GDC2005 演讲上说的那样,去掉种种光环,他是一个游戏玩家。所以,也只有这样的社长在过世七年后依然让人不时想起。R.I.P. Iwata.

© 2022 shy07.com